聯系我們


學院辦公室:89534639

學生工作辦公室:89534640

89534638

重點實驗室:89534290

實驗室辦公室:89534104

協同創新中心:80570780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物聯網工程與技術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2020-08-29  點擊: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

一級學科: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二級學科 物聯網工程與技術 (代碼: 0812Z2

 責任學院(蓋章): BETVLCTOR伟德官方网站  責任人(簽字):        

一、學科簡介

物聯網工程與技術二級學科圍繞“物聯網信息獲取與處理、傳輸、領域應用”信息鍊,以行業重大需求為導向,經過多年的努力和積累,在物聯網數據融合技術、物聯網标準技術、物聯網設備研發、物聯網大數據處理方法與技術、物聯網中間件技術、物流機器人系統等幾個方向形成了與國際研究前沿/熱點接軌、與工程應用技術緊密結合的鮮明特色。本學科主要研究目标是在行業應用領域充分發揮物聯網采集、傳輸、處理和應用的能力,提高應用領域智能化水平,促進社會進步和發展。

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于2010年申報,2011年獲批,2012年招收第一批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二、培養目标和基本要求

1.培養目标

本學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通過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進一步掌握系統的專門知識,了解學科的發展現狀、趨勢及研究前沿,較熟練地掌握一門外國語;具有嚴謹求實的科學态度和作風,能夠運用學科的方法、技術與工具從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關鍵技術創新或系統的設計、開發與管理工作,具有從事本學科和相關學科領域的科學研究或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本學科建設以服務于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為核心,立足于北京社會經濟建設,緻力于培養京津冀協同發展所需要高層次專業人才,向政府、高校、科研機構及企事業單位輸送物聯網工程與技術領域的學術技術專門人才,為首都的科學技術發展貢獻力量。

2.基本要求

1)獲取知識的能力。本學科碩士生應具有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的專門知識,應基本熟悉本學科某一特定領域或相關應用領域的科研情況及其前沿動态,并有能力獲得從事該領域研究所需的背景知識;應了解所從事領域内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并基本了解取得該成果的科學理論和研究方法。有能力獲取從事科學研究所需的部分原始論文及綜述性文章;應具備通過互聯網、電子文獻數據庫獲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的能力。

2)科學研究的能力。本學科碩士生應能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和生産部門從事專業或相鄰專業的科研、教學、技術開發和管理工作;應在有效獲取相關專業知識的基礎上,對所獲得的文獻進行科學總結,從中提取出有用和正确的信息,并能夠利用獲取的知識解決實際的工程問題。

3)實踐能力。本學科碩士生應具備良好的動手能力,能熟練掌握計算機和實驗測試技術,并能獨立完成計算機軟硬件系統的設計、開發和實驗測試,初步具有獨立從事相關科學研究和工程設計的能力,且具備良好的團隊協作能力。

4)學術交流能力。本學科碩士生應具有良好的寫作和表達能力,能夠運用母語和英語等至少一門外國語以書面和口頭方式較為清楚地表達學術思想和展示學術成果;能夠對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其解釋進行陳述和答辯,有能力參與對實驗技術和科學問題的讨論。

5)其他能力。本學科碩士生應熟悉常用的辦公軟件和相應的專業軟件;應具備一定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協調能力;應具備較好的交流能力,能夠與同行進行通暢交流并獲取所需信息。

三、培養方向

根據本學科碩士授權點的培養目标與基本要求,凝練出以下2個方向:

培養方向一:物聯網技術與設備

主要研究無線傳感器網絡、無線射頻識别、全球定位系統等物聯網關鍵技術;物聯網通信協議和節點技術;傳感器網絡體系結構、部署及性能評價。重點開展物聯網數據融合技術、物聯網數據标準技術、物聯網設備研發及信息物理系統等關鍵技術及設備研究。

培養方向二:物聯網信息處理與應用研究

圍繞物聯網信息處理分析技術,物聯網大數據處理方法與技術;物聯網中間件技術;物聯網軟件開發、測試與評價技術等開展研究。重點研究智慧城市、智能物流系統集成應用研究。

四、培養方式

研究生培養實行導師負責與指導小組集體培養相結合。專業課程的教學一般是課堂講授并輔以上機實踐,某些課程将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講授、課題設計、讨論班、導師個别指導與研究生自學,理論學習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等多種方式進行;課程學習與實習實踐相結合,課程學習主要在校内完成,實習、實踐可以在現場或實踐基地完成;因材施教,充分發揮研究生的特長和才能。根據各自特點采取不同的培養方式,鼓勵冒尖學生大膽探索,勇于創新,進行開拓性研究;組織研究生參加與本專業有關的教學活動、科學研究與科技開發活動,在實踐中培養教學科研和社會活動能力。

五、學習年限

全日制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學制一般3年,修業年限為3至5年。

全日制研究生在學期間完成個人培養計劃要求的所有内容,考核合格,通過論文答辯,可申請提前畢業。

六、課程設置及學分要求

七、跨專業考取的研究生補修本專業本科主幹課程要求及課程目錄

八、研究生在校期間科研成果要求

九、學位論文

十、畢業及學位授予


關閉

Baidu
sogou